简介@人名译典

详细信息 中文百科 Wikipedia 英语网搜 快捷查询窗口会自动接受剪贴板内容
名人录
李渤
李渤(772年—831年),字澹之,成纪(今甘肃泰安)人,一说洛阳人,唐代大臣。青年时代与兄李涉隐居庐山和嵩山,砺志诗文,博学多才,有“李万卷”之称。曾任著作郎、右补阙、虔州刺史、江州刺史、谏议大夫、给事中等职。因坦陈时弊,得罪宦官权臣及敬宗,被贬为桂管观察使。   在桂林四年,勤于政务,兴利革弊,修建园林,做了不少实事:设常平仓以“调节粮价,备荒赈恤”;疏导灵渠,增建陡门,便利了行船和农田灌溉,开发隐山、南溪山,以供士人休息游览,并作《南溪诗并序》,刻石于南溪山玄岩北壁。因政绩卓著,后人在兴安建“四贤祠”、在桂林建“七公祠”以祀。

目录

  1. 1人物简介
  2. 2人物生平
  3. 3人物评价
  4. 4人物轶事
  5. 5作品

>人物简介

元和初年,户部侍郎李巽、谏议大夫韦况交替荐举他,诏令以右拾遗的名义招他。那时,河南少尹杜兼派官员拿了诏书及钱币上山敦促他赴京。李渤上书辞谢说":以前屠羊说曾说过‘:居三公之位,享万钟之禄,当然比宰羊的显赫,但不该让君王胡乱将此尊贵赐给我。’他不过是个低贱的商人,还能因爱君而忘记自身。臣虽然很想窃据荣耀而满足私欲,但岂不愧对屠羊吗?"不肯受官。洛阳令韩愈写信给他:"有诏令河南迅速告诉您皇帝的旨意,朝廷人士都引颈东望,就像盼景星、凤鸟那样,先睹为快。如今天子仁圣,大小之事皆出于宰相,喜爱善言,只担心听不到。自皇帝即位以来,所决断而施行的事没一样办得不好的。皇上的勤俭、宽大,即使是深闺妇女、草野乡人也都熟知了。我不通古史,但想请问先生,现在不是太平之世么?再加上非人力所能达到的,如连年丰收,祥瑞迭出。内奸外贼,相继平伏,四海之内,各事所司。这样的时候,您不疾起与天下之士共享,还待何时?过去,孔子知其不可为还要努力不止,遍历诸侯之国。现在是可为之时,您却自藏于深山, 
坚持不肯出山。以您此举与仁义者相比就大不同了。我想象着您束装上路,惠然而来,畅舒您往日渊博学识,深邃思想,以补足盛德万一的不足。此举能有益于当世,而您将名垂未来。又听说朝廷一定要起用您。如果使者请不动您,河南尹必亲自前来。拾遗之位如不肯就任,定要加更高之官职。 这样就有损于廉、有害于义,您是一定不会肯造成这样的局面的。您不肯出山,这就使天子不能尽得良臣,君子仿效您而不能全得显职,百姓不能更多得惠。 您不出山,为害非浅,想您必能深思,务必请您能合于孔子之道。" 李渤觉得韩愈的话极对,于是出山,居于东都,每遇朝廷有所不到,就上疏陈述论议。 元和九年(814),讨伐淮西,上疏说平定贼人的三种办法,一是感,二是守,三是战。感化不成,不失为守;守而不成,继之为战。又奉上《御戎新录》,皇帝以著作郎职位招他,李渤从此赴任。一年多后,升为右补阙,但因连上章疏违犯了皇帝旨意,调任丹王府咨议参军,分司东都。元和十三年(818),又上疏:"至德以来,天下都盼望能平安有序,但至今不能达到的原因是人因循而不知变。上天将变通之大权及机会赋予陛下,陛下顺天意而行变革,则国运悠久。臣以为应该趁平定蔡乱之势,以德来羁服垣州、兖州,定能成功,陛下之恩及威就能遍达天下。过去舜、禹以匹夫起而终于驭四海,是如此之壮烈;今以五圣营建太平,竟如此之难。臣以为可能是宰相群臣好的治国方略还藏于心底,未能对陛下畅所欲言,故而使陛下翘首而望文、武、禹、汤式的贤人而不得。臣以为应该正肃六官,重申九畴(禹时治天下之大法),修定王制、月令。崇尚孝悌,敦睦九族;拓广谏路,停止荐举,恢复考试;安抚四民(士农工商),减削佛道;公布法令,练兵备战。希望能发动宰相公卿大夫都来议论,广泛招集海内名儒学者大开学馆,与群臣一同研究。务必有理论依据,参照古代,适应现时,反复磋商然后定作制度,以符合孔子继周公之教导。特此提出五事:一礼乐,二食货,三刑政,四议都,五辨雠。" 李渤虽在京都之外,但心想朝廷,共上疏表四十五件。提升为库部员外郎。
出身申公房李氏,(始祖李潜)。
李渤,和兄长李涉偕隐卢山,更徙少室。
唐穆宗即位,召为考功员外郎。元和十五年(820年)十一月,定京考官,他不避权幸,该升则升,该降则降。并上书言宰臣肖免等尸位素餐,平庸误国,为权臣所顾忌,言其性情粗放,越职言事,出为虔州刺史。长庆元年(821),调任江州刺史。
唐文宗时拜太子宾客。工诗文,书、画亦皆可喜。享年五十九岁。《唐书本传》、《集古录

>人物生平

曾与兄李涉一同在白鹿洞栖贤寺一带读书。他在白鹿洞养了一只白鹿、并常随白鹿外出走访与游览。因此,时人称李渤为白鹿先生,其读书处称白鹿洞、他出任江州刺史时,旧地重游,在白鹿洞广植花木,增设台榭、宅舍、书院,修葺一新。至今白鹿洞书还存有纪念李渤先贤祠和后人石雕的白鹿。 
长庆二年,李渤被调回长安,任职方郎中,升迁谏议大夫。敬宗即位,转给事中。因仗义执言,抨击太监横行霸道,并为鄂县县令崔发鸣不平,又出为桂州刺史御史中丞,充桂管都防御观察使。在桂管二年,因病罢归洛阳。李渤虽被排斥,但谏官继续为其申辨。太和五年,以太子宾客征至京师,月余卒,时年五十九,赠礼部尚书。

>人物评价

旧唐书》对李渤的评价是:品德高尚,不随便附和。势利之徒谓其矫情求誉;正人君子言其以直言被斥,终不息言,以挽救时弊,值得尊重。 

>人物轶事

李渤到江州不久,发现朝廷管理财政的官员张叔平,不顾百姓疾苦,竟奏征贞元二年(786年)逃户欠款四四0一贯。他体察下情,为民请命,立即上书陈奏"江州管田二千一百九十七顷,今年已旱死一千九百多顷",还要征收三十六前的拖欠,黎民百姓实在负担不了。并在书中表示:如不准奏,"臣既上不副(符合)圣情,下不忍鞭笞黎庶,不敢轻持符印,特乞放臣归田"。在李渤的恳切请求下,朝廷才下旨:"江州所奏,实为诚恳,若不蠲容(免除),实难存济(安顿),所诉逋欠(拖欠)并放(免收)。"
当年,江州治署城南有一南湖,面积约一千二百亩,东抵北风嘴,西连龙开河,南接山川岭,北依浔阳城。由于湖面宽阔,南来北往行人诸多不便。李渤为了方便行人,遂纠工在湖中筑堤。堤长七百步(约二里),南连山川岭,北接城池的南门口,沟通南北,往来称便。堤上还建桥安闸,控制和调节水位,兼有灌溉农田之利。后人为感谢这位刺史,将新建的堤命名李公堤,外湖名甘棠湖,桥名思贤桥 

>作品

《辨石钟山记》
水经》云:"彭貂之口,有石钟山。"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隐居的人,即李渤自称),寻纶(钓鱼)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次(临时住宿)于南隅,忽遇双石,漱(倾斜)枕潭际,影沦(倒映)波中。询诸水滨,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奇石子?乃知山乃石名,归矣。如善长(郦道元字善长)之论,则濒(濒临)流(水流)庶峰,皆可以斯名贯之。聊刊前谬,留遗将来。贞元戊寅岁七月八日白鹿先生(李渤的号)记。
名人名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英文名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简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