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人物生平
- ▪早年经历
- ▪四处漂泊
- ▪诬陷贬谪
- ▪任上逝世
- 2主要影响
- ▪谏整朝纲
- ▪安边定民
- 3历史评价
- 4轶事典故
- 5人际关系
- ▪亲属
- ▪好友
- 6主要作品
- 7史料索引
- 8后世纪念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滕宗谅与
范仲淹等为同科进士,初任潍、连、泰州从
事。 天圣三年(1025年),滕宗谅任泰州军事判官;范仲淹时任西溪(今
江苏东台)盐官,建议泰州知州
张纶修筑捍海堤堰,并荐举滕宗谅协助张纶;滕宗谅后迁为当涂(今
安徽当涂县)、邵武(今
福建邵武市)知县。范仲淹升任京官后,赏其才干,将滕宗谅召入试学
院。 天圣五年(1027年),滕宗谅改任
大理寺丞(负责审核刑狱案件)
。 天圣九年(1031年),滕宗谅由大理寺丞贬至闽北邵武县。任职期间勤政为民、修建学堂、访贫问苦,与当地百姓亲密无间。
>四处漂泊
明道元年(1032年),滕宗谅奉调入京,任
殿中丞(掌管皇帝衣食行等事)。年内,滕宗谅与秘书丞刘越等请求章献明肃太后归还政
事。 景佑二年(1035年),司谏范讽因事被贬,因滕宗谅与
范讽一向交好,故而受牵连,被降为监管酒业专卖的池州监酒
。 宝元元年(1038年),滕宗谅调任
江宁府(今江苏省
南京市)通判,后改任湖州(今浙江省吴兴市)知州
。 康定元年(1040年),九月,
西夏皇帝嵬名元昊(
李元昊)大举兴兵侵宋,滕宗谅遂升任
刑部员外郎(官)、
直集贤院(职)、泾州(今甘肃州泾川北)知州(差遣),负责防御西夏东侵
。 庆历二年(1042年)十一月,由于治边有方,战功卓著,在范仲淹举荐下,滕宗谅擢升天章阁侍制,加环庆路都部署,接替范仲淹任
庆州(今甘肃
庆阳市一带)知
州。 >诬陷贬谪
庆历三年(1043年)九月,滕宗谅调京不久,驻扎在泾州的陕西四路马步军都部署、泾略安抚招讨使
郑戬告发滕宗谅在泾州滥用官府钱财,监察御史梁坚对其进行弹劾,指控他在泾州费公使钱十六万贯,随即遣中使太常博士燕度前往邠州勘察此事。滕宗谅一时慌乱,怕株连无辜,将账本和抚恤名录等全部烧光,反将罪名坐实。"泾州挪用公款案"闹得沸沸扬扬,时任参知政事的范仲淹及监官
欧阳修等都为滕宗谅辩白,极力救之,使得滕宗谅仅官降一级,仍充任天章阁待制,贬为
凤翔府(今陕西省宝鸡市境)知府,后又贬为虢州(今河南省灵宝市境)知
州。 庆历四年(1044年)春,御史中丞
王拱辰不断上奏参劾滕宗谅,致其被贬知岳州(今湖南省岳阳市一带),到巴陵后,不计个人荣辱得失,以国事为重,勤政为民,修筑防洪长堤、重修岳阳楼等受到百姓称
赞。 >任上逝世
庆历七年(1047年),滕宗谅由于治巴陵(岳州)有功,调任江南重镇苏州知州,上任后不到一月便卒于任所,终年五十七岁,始葬于苏州,后其子孙按其生前意愿,迁葬于
青阳县城南金龟
源。 >主要影响
>谏整朝纲
明道元年(1032年),滕宗谅时任
殿中丞,正逢宫中失火,朝廷下诏追查失火原因,遂与秘书丞刘越上疏讽谏。滕宗谅说:"我看见旁边厅堂遗落的灰烬,扩展燃烧到了宫门,虽说顺应人事,实际上关系着天时,朝廷赶紧颁布诏书,承担错误洗清过失,则朝中内外没有不受感动的。然而朝廷没有颁布诏书大赦天下,审讯尚严苛,恐怕违背了上天赐与的警戒之意,牵累两宫好生的德性。且妇人本就柔顺软弱,严刑拷打之下什么都可以得到,万一蒙受冤情,足以牵累和气。祥符中,宫中边门失火,先帝曾求取同类的事情用古法处理,如果用刑罚防止忧患,岂会再有现在的担心呢?且灾变警告的出现,近在宫中边门,希望朝廷能够整治朝政以表祈祷,以防患于未然来防止它。凡是被朝廷逮捕捆绑的囚犯特地加以赦免,这样或许灾变可以消除而幸福吉祥得以来临。"谏疏奏上,
宋仁宗颁布了释放囚犯的诏书。当时章献明肃太后当朝执政,滕宗谅上疏说宋朝是以火德而称王,天下火失去其本性是由于国家政治失去其根本的缘故,因此与秘书承刘越一同上疏请求太后还政。太后去世后,朝廷提拔曾经上疏要太后还政的人,这时刘越已逝,朝廷赠予右司谏,而将滕宗谅升为左正言
。 >安边定民
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西夏大举进攻北宋,北宋大将
葛怀敏兵败于
定州,边疆各郡震惊,滕宗谅当时镇守泾州,手中没有多少兵卒,于是召集农民数千人参军守城,又招募勇探,探知敌人远近及其趋势,发布公文报告邻郡使做准备,并与范仲淹从环庆率领蕃漠兵来救援;为庆贺泾州战役胜利,腾宗谅不惜动用公款大摆牛酒迎接犒劳士兵,又藉定州战死者在佛寺祭洒,优厚地抚恤其儿女,使边民逐渐安定下来
。 >历史评价
范仲淹《天章阁待制滕君墓志铭
》:君知命乐职,庶务毕葺。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第六》:庆历中,滕子京谪守巴陵,治最为天下第一。 苏舜钦《哀辞·忠义平生事》:忠义平生事,声名夷翟闻。言皆出诸老,勇复冠全军。冥莫知谁主,贤愚岂更分。江头送丹旐,哭向九华云
。 欧阳修《
偃虹堤记》: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尝显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
。 脱脱《宋史·卷三百三·列传第六十二》:宗谅尚气,倜傥自任,好施与,及卒,清廉无余财
。 陈湘源:滕子京一生坎坷,但始终保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良好心态,充分发扬"古仁人"先忧后乐的优秀品德,是范仲淹认为可以引为知己的"微斯人"。他立朝耿介,直言敢谏;受命戍边,扬我国威;尚气崇义,乐于为善;敢于任事,勇于树立;兴学重教,举废除弊;修桥筑堤,利国利民;清廉自律,肝胆照人。因此他不仅当时深受百姓的爱戴,即使在今天,也是为官者的楷模
。 季铁铮:滕子京当是范仲淹所指的第一个希望"与归"的人,与归到先忧后乐的境界,与归到为国为民的事业当中
。 >轶事典故
修岳阳楼
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春,滕宗谅于岳阳主政期间重修
岳阳楼,心念重建岳阳楼之大观,不仅可以"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慰藉迁客骚人,更借以一雪前耻,为自己正名,此次滕宗谅不仅对工程施工格外用心,力求美轮美奂,还吸取教训,重修的花费不靠官府财政拨款,不搞集资摊派,而是巧妙地调动民间资本,向民间欠账的"老赖"伸手,动员债主把债款捐给官府,欠钱之人怕得罪官府,乖乖还钱,一下子解决了资金来源,还得到百姓认可,岳阳执政三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滕宗谅可渭忍辱负重,"泾州挪用公款案"最终也水落石出,经太常博士
燕度勘察,滕宗谅所用钱数分明,并无侵欺入己,遂邀好友范仲淹记下了名篇《岳阳楼记》
。 >人际关系
>亲属
>好友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改革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思想家,与滕宗谅为生死至交。 >主要作品
滕宗谅一生作文颇多,但多已散佚,现存传世诗词有《临江仙·湖水连天天连水》《石城寺》《翠光亭·千古江山好树新》《鹤联句·上霄降灵气》《寄会稽范希文》《游茅山·句曲山中古洞天》《月·黄金双阙水晶宫》《
赠回道士》《白云楼》《谏疏二十余篇》《剑联句·圣人作神兵》
等。 >史料索引
>后世纪念
滕子京书堂
滕子京书堂,又名滕司谏书堂,因建于
云外峰下,故别称"九华山书堂",后更名为"谏堂山书堂";其旁思贤崖、谏堂山皆因此得名,是供后代子孙瞻仰凭吊滕宗谅的地方
。 滕公墓
滕公墓位于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东5里的金龟源(今新河乡光荣村),墓后曾耸立巨碑一块,上刻12个径尺阴文:"宋名臣天章阁待制滕公神道",文革中被毁。1981年,青阳县人民政府定滕公墓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家原紧靠318国道,后来国道拓宽无法避让,迁葬于国道北侧抱珠墩,重修墓碑一
块。 双公祠
《img_ommitted_1》
双公祠(5张)
岳阳
双公祠是为纪念范仲淹和滕宗谅两位先贤而建,坐东朝西,建筑面积800平方米,采用湘北明清祠堂式建筑风格,白墙青瓦,为单层砖混结构;门额"双公祠"三字由范仲淹第二十八代后人范敬宜题写,祠内还设有两个陈列厅,第一个展示岳阳楼的建置沿革,形制演变,历代名人咏叹岳阳楼的诗文;第二个展示范仲淹与滕宗谅生平以及对岳阳楼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