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目录 文库目录 文库收藏 中文百科 Wiki百科 <<快速查询:
易中天品三国

第一部 魏武挥鞭 第六讲 一错再错

属类:当代文学- -[作者: 易中天] -[阅读: 876]
字+字- 页+页- 原文 对照文本 字+字- 页+页-
东汉末年,就在曹操初步显示出他的政治远见和英雄气概时,另一些人却在表现着自己的蛮横和愚蠢。正是他们的蛮横和愚蠢成就了曹操的盖世功业。董卓、袁绍、袁术,这三个乱世枭雄,他们最终为什么会失败?《易中天品三国之一错再错》即将播出,敬请关注。
1
在中国历史上,如何对待皇帝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灭顶之灾。董卓、袁绍、袁术,这三个乱世枭雄恰恰在这个重大政治问题上一错再错,结果是千夫所指,身败名裂。那么,他们在皇位的问题上究竟犯了什么错误呢?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将用当代视角为我们精彩品读三国――“一错再错”。
2
易中天:
3
在上一集我们讲到,在公元190年到公元200年这十年当中,只有曹操才当之无愧地可以称得上是“乱世英雄”。而其他那些人呢?其中最厉害的、最有能耐的、最有志向的、最有野心的,董卓、袁绍、袁术,那只能叫做“乱世枭雄”,而且他们在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上犯了严重的错误,这个问题就是如何对待现任皇帝。
4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呢?因为我们知道,当时的制度是帝国制度,帝国是以皇帝为国家元首和国家象征的,所以对待现任皇帝的态度在当时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谁要是在这个问题上犯了错误,那可能就会一败涂地,而且永世不得翻身。那我们就来看看董卓、袁绍、袁术他们三个人是怎么做的。
5
*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留下何皇后和两个未成年的儿子。孤儿寡母根本就守不住江山,掌握政权的士人集团和官宦集团也在宫廷斗争中两败俱伤。这时,董卓就乘虚而入,兵进洛阳,控制了朝政,将帝国的京城置于他的血腥统治之下。此时,他当皇帝的野心也就充分暴露出来。那么,面对现任的皇帝,董卓是如何对待的呢?
6
董卓对待现任皇帝的态度最野蛮,他的做法是“废立”,就是废掉现任皇帝,另外再立一个皇帝。废掉当时的皇帝,在历史上叫做少帝的刘辩,立谁呢,立刘辩弟弟陈留王刘协。董卓一进京,就提出了这个打算,那么董卓为什么要换这个皇帝呢?他自己的说法是少帝刘辩懦弱愚昧,不堪为人主,而陈留王刘协呢,聪明睿智,有帝王之像,甚至有圣主之像,可以比尧舜。
7
这个说法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当时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董卓还没有进京,宦官集团和士人集团就打起来了,策划董卓进京的大将军何进被宦官所杀,然后宦官们劫持了当时的皇帝和他的弟弟刘协逃出京城。路上这些宦官们打不过袁绍的军队,也死的死逃的逃,那么这个少帝和陈留王哥俩一个十四岁一个九岁流落民间,千辛万苦最后才回到了京城,这时候董卓的军队已经来到了洛阳城边,于是就来接驾。当时少帝和陈留王已经被官员们找着了,一个队伍也就往京城里面走,打头的就是前面我们讲过的那个花钱买官的崔烈,崔烈看到董卓的军队过来以后崔烈就大吼了一声:董卓回避,圣驾在此。董卓说,你们这些人连个国家都治理不好,有什么资格要我回避啊?然后走到皇上面前,说皇上,我是董卓。刘辩就哇地一声哭了,我要妈妈。董卓就想,这这,这哪像个皇上啊?然后又走到陈留王刘协的跟前说,王爷,我是董卓,你骑我的马吧,董卓把刘协抱到自己的马上,然后问最近发什么些什么事。九岁的陈留王对答如流,说得头头是道。哎,董卓说这个像皇帝,回去把他换了。
8
这个应该说不是董卓要换皇帝的真实原因,因为董卓的心思很清楚,他是要把皇帝捏在自己的手心里,让皇帝做个傀儡。既然是做傀儡的嘛,傻一点不是更好吗,不像皇帝不是更好吗,干吗要换一个聪明一点的、像一点的呢?当然董卓这种人,他凭着自己的一时好恶老子就是要换,那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我觉得他真实的原因还是要树立个人威望,控制中央政权。因为董卓是西北来的一个军阀,非常野蛮,在京城里面根本就站不住脚。董卓当然也懂得这个道理,懂得自己带来的这个军队是不足以成大事的,也要依靠当时王朝的那些名流、士大夫,所以董卓进京以后大量地起用这些名流、士大夫。但是名流、士大夫不愿意跟他合作,在骨子里面看不起他。董卓只好耍野蛮,比方说他聘请了蔡文姬的父亲蔡邕,这是一个大名士,请蔡邕出来做官,蔡邕说哎呀,老夫就不去了吧,董卓说你不去吗?我这个人脾气不太好,喜欢灭人九族。蔡邕只好去做官。你说这样一个人,他怎么和当时的士族阶级――用现在话说就是知识界――合作呢?
9
董卓这个人野蛮是野蛮,他也有狡猾的一面。董卓当时到洛阳来的时候带了多少人,三千人,董卓马上明白,这三千人是镇不住的,他采取个什么办法呢?他让这三千人每天晚上换成便装出城,第二天早上换上军装大张旗鼓地进城,一连四五天天天如此,洛阳城就不知道董卓带来了多少人马,因为每天都有董卓的军队开进来。所以他也是很狡猾的,他这么一弄他发现他忽悠成功了,也发现洛阳城的什么士大夫、知识界没有他以前想象得那么了不起,也是可以忽悠的,那我这回就忽悠个大的,换皇帝。董卓想你们不是都不听我的吗?我不是没有威望吗?你们不是都崇拜皇帝吗?你们不都是听皇帝的吗?要是我连皇帝都能换,看你们听谁的!但是董卓没有想到,这个皇帝是不可以随便换的,所以董卓这个提议提出来遭到了整个士大夫强烈地反对和抗议,硬是逼得他大开杀戒,这才是把皇帝换掉。但是从此,他变成了人民公敌,全国人民都在说董卓随随便便就把皇帝换了,这不是乱臣贼子还是什么东西!因为在当时人的眼睛里皇帝是一国之君,也是一国之本,换皇帝就等于动摇国本,只能造成天下大乱,这是绝对不能同意的,哪怕你换上去的还是姓刘的那也不行。
10
这个事情其实以前也有人做过的,东汉灵帝末年,有一个冀州刺史叫做王芬的他就准备换皇帝,他准备在汉灵帝出巡的时候阴谋把汉灵帝干掉,换一个叫合肥侯的人去当皇帝。这个合肥侯是谁呢?现在不知道了,弄不清楚了,反正也是他们刘家的一个宗室。参与这个事情的就有后来背叛袁绍投奔曹操,最后又被曹操杀掉的那个许攸,所以曹操和许攸确实是老朋友。他们做这个事情想拉曹操入伙,写信给曹操。曹操马上回了一封信,开头就说:
11
“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
12
就是撤换皇帝这个事情是最不吉利,也最有风险的。曹操说,你想想当年的“七国之乱”,吴王刘濞联合另外六个王国以“清君侧”为名以想推翻汉景帝,自己来当皇帝,结果怎么样呢,不得人心,一败涂地嘛。曹操说请你们想一想,你王芬一个冀州的刺史,你的力量比得上当年的“七国”吗?你们要立的那个合肥侯他的身份、地位、人缘、威望比得上当年的吴王刘濞吗?比不上你们还要干,不是自取灭亡吗?不听,继续做,结果呢,阴谋败露,许攸畏罪潜逃,王芬畏罪自杀。所以董卓虽然是做成功了,但是他留下千古骂名,成为全国共讨之、天下共诛之的“众矢之的”,这是董卓最后要灭亡的原因之一。
13
*董卓靠着废立皇帝做起了他不是皇帝的皇帝梦,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的这种做法为他的失败埋下了伏笔,最终使他走向了灭亡。可惜有一个人却不懂得“前车之覆,为后车之鉴”的道理,他居然又来重蹈董卓覆辙,这个人就是袁绍。但袁绍的做法比起董卓来也未必高明,那么,他又是怎样对待现任皇帝的呢?
14
自从“关东联军”组成以后,袁绍当了盟主,一下子野心就大起来了,我现在是“关东军”总司令啊。但是这个人胆子没有野心大,他不敢带着“关东联军”去攻打洛阳和长安,他想出个什么办法呢?干脆这个地方我不管了,董卓不就这样弄吗,让他弄去,我在我的这个地盘里面另外立一个皇帝,我这个皇帝如果立成功了,将来我就是开国元勋啊。他要立谁呢,幽州牧刘虞。但是袁绍的这个做法并没有成功,第一个刘虞自己就不干,刘虞说我忠于大汉王朝,我是规规矩矩做大汉王朝的一个臣子,绝无谋逆、谋篡的野心,你不要跟我来这一套。那么这个事情袁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找刘虞,当然因为他要立刘虞做皇帝,必须刘虞同意。而且袁绍也有一个马马虎虎过得去的理由,他就是说你看当今皇上这么年幼,又在董卓的手上,是死是活我们现在都弄不清楚,国不可一日无君,你是宗室的长者,你应该出来组织一个政府。刘虞说你不要逼我,你再逼我我跑匈奴去,我宁肯投奔匈奴我也不会干这个事。
15
那么曹操也不赞成,袁绍做的这件事情是跟曹操商量过,但曹操很清楚,曹操知道要做的这个事实际上是要成立一个“流亡政府”。严格地说成立“流亡政府”这件事不是完全不可以做,这也是政治斗争当中的一种手段,我们读历史知道在国家非常时期是可以在京都以外的地区,甚至在国外成立“流亡政府”的,但是它有一个前提就是现任政府必须是实际上已经被推翻不存在,或者被敌国占领了首都,灭掉了现存政府,或这是被国内的叛乱叛军灭掉了。就是现任政府不存在了,那么你可以建立一个“流亡政府”;那现在现任政府还存在,至少汉献帝还是名义上的大汉天子,董卓也还是名义上的大汉臣子,大汉并没有亡嘛。你这个时候另立一个皇帝,那就是另立中央,另立中央就是搞分裂。而曹操是坚决反对分裂,主张国家统一的,而且曹操也非常清楚袁绍这个人根本成不了大事,所以予以拒绝。
16
那么袁绍也不死心,这个事情袁绍也跟曹操至少说了两次,第二次袁绍请曹操喝酒,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印来,一个玉的印,这个在古代叫什么?叫玺,是皇帝用的。给曹操看,你看,我有这个了。我估计这个印是袁绍私刻的,他不可能把皇帝的玉玺真正弄到手。你看,我有这个,怎么样,哥们儿,一块儿干吧,因为这个时候袁绍还是把曹操当做当年和他一起去偷新娘子的那个发小。曹操想,哼,你以为偷国家跟头新娘子一样啊。但是你既然还把我当做偷新娘子的儿时伙伴,曹操就咯咯笑,我不听你的,我就不听你的,我就不听你的。实际上此刻曹操内心深处已动了杀机,他认为袁绍这个人是窃国大盗,是国贼,必须予以消灭!所以可以肯定的是,曹操就在这一刻把袁绍列入了他必须予以消灭的黑名单。
17
这个事情袁绍也和他的弟弟袁术商量过,袁术也不赞成。袁术为什么不赞成呢?因为袁术瞧不起他的哥哥袁绍,袁绍和袁术两个都是袁逢的儿子,袁绍年长是哥哥,袁术年幼是弟弟,但是袁绍是庶出,袁术是嫡出。嫡出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正妻所生。我们平时都说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多妻制,这是不对的,我现在郑重地告诉大家,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就是妻是只能是一个的,妾可以有很多,甚至还可以有那些连妾都不算的、又有妾的事实的叫做通房丫头,就是婢女。我们去读《红楼梦》大家都可以很清楚这个制度,这个通房丫头办了手续可以升为妾,比方说赵姨娘,她是办了手续的,她就是妾了;平儿就是通房丫头,比妾还底一等。那么袁术想他是小老婆养的,虽然是我哥,他不认。而且袁绍虽然可能是婢女所生,按照袁术骂他的话,说他是什么我们家奴才的种子,可能是婢女生的,但是素质、人缘、水平确实比袁术好。这个袁术就更嫉恨他哥哥了,非得跟他哥哥拼个你死我活不可。
18
其实袁术用不着瞧不起袁绍,他们这哥俩半斤八两,共同的特点是出身高贵,自命不凡,愚蠢透顶。而且他们的愚蠢是跟他们的狂妄成正比的,袁绍比曹操狂妄,也比曹操愚蠢;袁术比袁绍狂妄,也比袁绍愚蠢;一个比一个牛,一个比一个蠢。当时袁术接到袁绍要另立刘虞为帝的信以后,就在肚子里面冷笑,哼,真不愧是小老婆养的,想出这么个馊主意,另立皇帝,你立自个儿啊!怎么这么没出息啊,这个小老婆生的就是没出息,是不是,你想想我们老袁家“四世三公”,你再弄个皇帝出来你了不起就是“五世三公”嘛,你不还就是个“公”吗!但是袁术他话不能这么说,他回封信表现得大义凛然说:我只知道消灭董卓,不知道别的。
19
*袁术的话当时说得冠冕堂皇,其实他是另有打算。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乱世枭雄们面对皇帝的宝座都动了不少的心思,董卓采取的方式是废立,袁绍采取的方式是另立,袁术的方式就更猖狂,也更愚蠢。那么,袁术当时心里想的是什么呢?
20
实际上他心里头是准备自己做皇帝,这就是第三种做法――“自立”。袁术的逻辑是这样的:一,天下已经打乱,大汉王朝已行将就木,迟早要有别的家族来替代刘氏家族;二,当今之世,有资格、有能力替代他们老刘家的就是咱老袁家,因为我老袁家“四世三公”啊,已经有了足够的政治资本;三,我们老袁家最有资格替代现任皇帝的是我袁术,为什么呢,我是嫡出,袁绍他是庶出,哪有小老婆生的人当皇帝的道理呢。更何况袁术这个时候他得了一个宝贝,什么宝贝呢?传国玉玺。传国玉玺是当年洛阳之乱的时候被太监从宫殿里偷出来,又被孙坚缴获的,因为在那个天下大乱的时候,我上一集讲过就是所有的诸侯都是不敢进军去打董卓的,只有曹操去打了,又打败了,其实还有一个人去打了,就是孙坚,就是孙权的父亲孙坚。孙坚是个英雄,一直杀进洛阳城,把董卓赶跑了,那么孙坚到洛阳以后他就得到了这块传国玉玺。后来孙坚战败了以后这个玉玺就到了他夫人手上,被袁术知道以后就把孙坚的夫人扣做人质,硬是把这个玉玺要了过来,捏在自己的手上。这一回袁术就叫做耗子腰里别了杆枪,起了打猫的心思,他觉得下一任的中国皇帝非他袁术莫属。
21
到了公元197年,袁术按耐不住,正式称帝。但是袁术的这个做法同样招来一片反对,首先他的部下就不赞成,袁术打算称帝的时候他也开了一个会,说大家看现在天下大乱,得有人出来收拾局面,我袁某打算顺应天意和民意,大家看怎么样啊?他虽然没说我要当皇帝,他说我要顺应天意和民意,大家就明白他是要当皇帝。他的属下就说,袁公,当年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尚且服侍殷纣王,请问您比得上周文王吗?当今圣上难道是殷纣王吗?这就是不赞成嘛。袁术没有办法,只好说算散会,然后又去征求意见,所有的反馈全是反对。和他关系好的诸侯都反对,比方说孙策,孙策本来跟他关系还不错,一听说他当皇帝,马上写封信来绝交。那么袁术没有办法就去找吕布,派一个使者到吕布那儿说,咱们结个儿女亲家,我让我的儿子娶你的女儿做媳妇,你看怎么样;吕布说你谋反,把他的使节扣起来,把袁术写来的信送到许昌上交朝廷。袁术勃然大怒就去打吕布,结果又打败了。
22
所以这个时候的袁术已经是众叛亲离,四面楚歌。于是曹操出手了,这个时候的曹操已经非比寻常,他已经到洛阳城迎奉了天子,而且把天子迎到了他自己的根据地许县,改称许都,已经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了,哪里容得了袁术这个小丑出来跳梁。于是曹操决定亲自征讨袁术。
23
*公元197年,袁术公然称帝,而此时董卓已死,袁绍另立皇帝的阴谋也没有得逞,曹操已经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时候袁术称帝,就意味着一个国家出现了两个皇帝,也意味着这个国家的公开分裂,这就理所当然地遭到诸侯们的反对,尤其是主张国家统一的曹操的反对。但是袁术却一意孤行,自立皇帝,那么袁术自立皇帝以后他的下场又如何呢?
24
袁术一听到曹操来打他,当时就吓个半死,掉头就跑,根本不敢迎战。往哪儿跑,往南跑,因为袁术的根据地在淮南。跑到半路的时候发现没有军粮了,军粮到哪儿去了呢?被他的丞相分给了当地的饥民、灾民。袁术把丞相叫来说,你怎么回事儿,你怎么把我的军粮都分给老百姓了?丞相说什么,我们反正是死路一条了,你看我们这样搞下去还有活路吗?那还不如死之前做点好事。说明什么呢,说明他不得人心,所以这个时候袁术也发现自己恐怕已经变成了过街老鼠。不过袁术还是不死心,他又苦苦地撑了两年,到了公元199年,袁术终于发现他这个冒牌皇帝实在是做不下去了,但是他还又不甘心,他就决定把自己获得的那个宝贝,那个传国玉玺送给袁绍,我袁术当不成了,袁绍当吧,好歹也是咱们袁家的人当啊。这个时候他又承认袁绍是他哥哥了。
25
但是这个愿望他也不能如愿,曹操早就派刘备在下邳,下邳就是现在江苏省邳州市,派刘备带兵在下邳拦截袁术,单等他来送死。袁术没有办法,掉头又跑,逃到安徽省寿春附近八十里的一个江亭的时候,他再也跑不动了,一病不起。呜呼哀哉,只做了三年半的假皇帝。据说袁术死的时候非常惨,当时他的军粮已断,连他这个假皇帝的特供都不能保证了。袁术躺在床上要饭吃,厨师说,粮库里只剩下一点麸皮了,就做了一碗麸皮粥给袁术,袁术难以下咽。当时正是夏天,烈日炎炎,酷暑难当,袁术跟厨师说,唉,算了,给我喝一碗蜂蜜水吧!厨师说,这,这哪儿来的蜂蜜水啊?!就是这个麸皮粥,爱喝不喝吧。于是袁术长叹一声,倒在床上,沉默了很久,然后大吼了一声――我袁术怎么落到这个地步啊?!倒在床下,吐血一斗,死去。
26
袁术的死叫做罪有应得,当他要蜂蜜水而不能的时候,我不知道他是否想到他当假皇帝这几年,在他的统治之下,江淮人民过的是什么日子?根本就没有饭吃,卖儿卖女,甚至人吃人。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袁术依然是穷奢极欲,极度地奢靡,终于坐吃山空,吃得山穷水尽。当袁术在他自己的营帐里面、宫殿里面享受着山珍海味的时候,他们的士兵在吃河蚌,甚至连河蚌都吃不上。这样的人不灭亡,那才叫做天理不容。当然了,从政治学的角度讲,袁术做的最愚蠢的事情是在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大家都想当皇帝而大家都不敢说出口的时候,他挑了这个头。谁都知道,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袁绍就比他聪明一点,袁绍也是想当皇帝的,但是他知道在这个关头是不能出这个头的,因此他才想出那个馊主意来我假模假式地另立一个,时机成熟我再取而代之,这个做法虽然被袁术看不起,被袁术认为没出息,但是实际上在策略上还是比袁术要高明一些。
27
曹操心里就更加地透亮,这个时代的曹操,我个人认为还是没有当皇帝的心思的,他还是想拥护现任皇帝,借现任皇帝的旗号来统一中国。但是到了后期,我个人认为曹操肯定也有了这个心思。而且到了曹操的晚年他已经有了这个条件,汉献帝给了他最高的待遇,封王爵,使用天子仪仗,自己有自己的王国、有国都、有相国、有自己的政府,什么都有了。而且当时所谓大汉王朝的政权完全是掌握在他手上,就是他已有皇帝之实,只欠皇帝之名,在这个情况下曹操都不出来称帝。当时孙权给曹操写了一封信叫做“劝进表”,劝曹操上皇帝尊号,曹操怎么说?这小子,他是想把我放在火上烤。所以曹操是最明白的,袁术不明白这个道理,袁术以为皇帝的称号就像现在我们市场经济条件下面的商标一样,要抢先注册,他以为他抢先注册了皇帝的商标别人就不能把他怎么的了,没想到他反而成了“众矢之的”。
28
那么我们现在很清楚了,董卓,袁绍,袁术,在对待现任皇帝态度的问题上都犯了错误。董卓废立,袁绍另立,袁术自立,都不如曹操。实际上袁绍、袁术这两兄弟最愚蠢的地方就是他们没有弄清一个首要问题: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他们不明白曹操才是他们争夺天下的真正的对手,那么曹操的高明在哪里呢,请看下集――深谋远虑。
29
简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