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目录 文库目录 文库收藏 中文百科 Wiki百科 <<快速查询:
古文观止

左传:臧哀伯谏纳郜鼎

属类:古汉语- -[作者: 吴楚材 吴调侯 清 1695年] -[阅读: 23870]
字+字- 页+页- 原文 对照文本 字+字- 页+页-
桓公二年 左传
1
主条目:臧哀伯谏纳郜鼎
2
夏四月,取郜 告。大鼎于宋。纳于大 泰。庙。 宋华督弑殇公,恐诸侯讨己,故以郜国所造之鼎赂鲁。桓公至是取所赂之鼎于宋,纳于大庙。 ○曰“取”、曰“纳”,书法凛然。非礼也。 受弑逆者之赂器,以污宗庙,非礼之甚也。 ○断一句。
3
臧哀伯 鲁大夫,僖伯之子。谏曰:“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 言人君者,将昭明善德,闭塞邪违,以显示百官,如日月之临照焉,犹恐不能世守而弗失。故复以其德之最善者,昭著于物,以垂示子孙。 ○“昭德”、“塞违”并提,是一篇主意。然“昭德”正所以“塞违”也,故下历言“昭德”之实。是以清庙茅屋, 清庙,肃然清净之庙也。茅屋,以茅饰屋也。大路越 活。席, 大路,祀天车,朴素无饰。越席,结草为席也。泰。羹不致, 大羹,大古之羹,肉汁也。不致,谓无盐梅之和也。粢食 嗣。不凿, 作。 ○黍稷曰粢。凿,精米也。一石舂为八斗。昭其俭也。 俭约不敢奢侈。 ○“昭令德以示子孙者”一。衮、冕、黻、珽, 挺。 ○衮,画衣。冕,冠也。黻,蔽膝也。珽,玉笏也。带、裳、幅、 璧。舄, 昔。 ○带,革带。裳,下衣。幅,今之行縢,即裹脚也。舄,复履也。衡、𬘘、 耽上声。宏。𫄧, 延, ○衡,维持冠者。𬘘,冠之垂者。纮,缨从下而上者。𫄧,冠上覆者。昭其度也。 尊卑各有制度。 ○“昭令德以示子孙者”二。藻、率 律。丙。鞛, 卜上声, ○藻率,以韦为之,所以藉玉也。佩刀之鞘,上饰曰鞞,下饰曰鞛。鞶、 盘。厉、游 留。缨, 鞶,大带。厉,大带之垂者。游,旌之末垂者。缨,马饰。昭其数也。 尊卑各有等数。 ○昭令德以示子孙者三。火、龙、黼、黻, 火,画火也。龙,画龙也。黑与白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龙,画于衣。火黼黻,绣于裳。昭其文也。 上下各有文章。 ○“昭令德以示子孙”者四。五色比象, 车服器械之有五色,皆以比象天地四方。昭其物也。 大小各有物色。 ○“昭令德以示子孙者”五。钖、 扬。鸾、和、铃, 四者皆铃类,钖在马额,鸾在镳,和在衡,铃在旗。昭其声也。 四者齐声,自然节奏。 ○“昭令德以示子孙”者六。三辰旗旗, 三辰,日月星也。画于旗旗。交龙为旗,熊虎为旗。昭其明也。 旌旗灿烂,象天之明。 ○“昭令德以示子孙”者七。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 登降,谓有损益。纪,维也。发,扬也。纪律,纪纲、法律也。 ○总“昭德”作一收。戒惧而不敢易纪律,即所以塞违也。今灭德立违, 今受赂立督,是不昭德而灭德,不塞违而立违。而寘 同“置”。其赂器于大庙, 寘,犹纳也。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诛焉? 象,效尤也。诛,责也。 ○不可纳者一。国家之败,由官邪也。 由百官之违邪。官之失德,宠赂章也。 谓宠臣之受贿赂,章明而无所忌惮也。郜鼎在庙,章孰甚焉? 大庙,百官助祭之所。章明昭著,莫过于此。 ○不可纳者二。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 同洛。邑, 九鼎,夏禹所铸。三代相传,以为有国之宝。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成周之雒邑。义士犹或非之, 义士,伯夷之属。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大庙,其若之何?” 其见非于义士必甚。 ○不可纳者三。 ○历言灭德立违之失,以见赂鼎当速出之于庙也。公不听。 仍寘大庙。
4
周内史 大夫官。闻之曰:“臧孙达 即哀伯。其有后于鲁乎。 僖伯谏隐观鱼。其子哀伯谏桓纳鼎。积善之家,必有馀庆,故曰有后于鲁。君违,不忘谏之以德。” 桓公虽灭德立违,哀伯惓惓不忘谏之以昭德。 ○“昭德塞违”总结。
5
劈頭將「昭德塞違」四字提綱,而「塞違」全在「昭德」處見。故中間節節將「昭」字分疏,見廟堂中何一非令德所在,則大廟容不得違亂賂鼎可知。後復將「塞違」意分作三樣寫法,以冀君之一寤而出鼎,故曰「不忘」。 \n 
6
简典